近日,北京經開區公布了某公司在6月3日發生的一起安全事故調查報告,此次事故導致兩名實驗室生產操作員因吸入氮氣窒息身亡。
事故發生經過
經調查,本次事故實驗項目DT-818為一類創新藥,主要用于治療強直性肌營養不良,目前處于IND審批階段。該產品對氧氣敏感,終產品步驟操作需要控制氧含量,所用溶劑及試劑需要除氧。該項目一共22個步驟,其中最后5步反應需要在北京放大實驗室生產。
6月3日上午5點47分,負責夜班實驗生產操作的兩名工作人員,將柔性隔離器等設備安裝完畢后,釋放氮氣的操作過程中,沒有使用氧含量檢測儀進行測試。隨后兩人因缺氧導致身體不受控制,仰躺在隔離器內部。
6月3日7點50分左右,白班生產操作員發現兩人躺在柔性隔離器內,將兩人頭部挪出柔性隔離器,后用走廊電話呼救。二樓人員趕往現場進行施救,撥da120電話。后兩人經搶救無效死亡。
事故原因分析
經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技術鑒定分析:
事故直接原因為柔性隔離器內通入氮氣,導致氧氣濃度急劇下降至窒息閾值(<19.5%),作業人員未采取防護措施進入,因缺氧窒息死亡。
放大實驗室生產操作員,安全意識淡薄,未按照公司制定的《柔性隔離器使用和清潔》第5.3條操作使用中要求執行,在進行抽濾前的準備工作時,未通過柔性隔離器的手套操作,進入柔性隔離器內部進行操作,導致事故發生。
處罰結果
公司主要負責人因未認真履行安全監管職責,對安全管理部門、實驗室生產部門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監督管理不到位等,she嫌違反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》相關規定,建議對其處上一年年收入40%的罰款。
其他多名相關人員,由于未認真履行安全監管職責,對安全管理部門及人員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監督管理不到位等,根據相關規定,建議對相關人員處上一年年收入20%-50%的罰款。
該公司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;員工教育培訓不到位;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;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實不到位;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工作機制落實不到位;作業現場安全生產管理不到位,導致事故發生。依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》第一百一十四條第(一)項有關規定,建議對該公司處3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款。
事故警示
在這起事故中,柔性隔離器內的氧氣濃度在通入氮氣后急劇下降至窒息閾值(<19.5%),而作業人員卻毫無察覺。這種“無聲危機"恰恰是現代工業安全中最致命的威脅——它無形無味,卻在分秒間吞噬生命。
瑤安YA-D400 LED顯示款氣體報警器可以打破這種“無聲危機"成為守護生命安全的利器。其警報音可達90分貝以上,配合清晰可見的紅色爆閃燈,即便在嘈雜的實驗室或深夜作業環境中,也能瞬間喚醒人員警覺。同時瑤安YA-D400 LED顯示款氣體報警器搭載的升級版高清顯示屏,即使在強光或暗光環境下,氣體濃度也能以肉眼清晰看見。這種“視覺直擊"的設計,從根源上避免了因誤判、漏讀數據導致的盲目操作。
中國安全生產科學院的鑒定報告強調,氮氣泄漏導致的氧濃度下降往往在幾分鐘內即可達到致命水平。瑤安YA-D400 LED顯示款氣體報警器采用yuan裝進口傳感器與處理芯片,對氣體濃度的檢測精度高,響應時間短,確保在氣體變化初期就能捕捉到異常濃度波動。這種“先知先覺"的靈敏度,能為人員撤離爭取到寶貴的救援窗口。
此次事故發生在凌晨5點47分,而人員直至7點50分才被發現,錯失了2小時的搶救時機。瑤安YA-D400 LED顯示款氣體報警器免費贈送的瑤安云物聯網智能后臺系統,則構建了一套立體化防護體系,可以將檢測數據實時傳輸至云端平臺,管理人員可通過微信小程序遠程查看氣體濃度曲線;當數據異常時,系統自動觸發短信、電話、APP推送三重告警,而且還可聯動關閉電磁閥、啟動應急通風,從而有效避免悲劇發生。
這起事故的處罰報告中,“教育培訓不到位"“制度落實不到位"等表述反復出現,揭示出單純依賴人工管理的局限性。瑤安YA-D400 LED顯示款氣體報警器的價值,正是通過檢測精準化、預警自動化、監控云端化的技術閉環,將安全責任從“人防"拓展到“技防"。其模塊化設計可實現百余種氣體任意替換,讓維護成本降低70%,雙環境防爆認證(IP67防護等級)則適配實驗室、廠區等復雜場景。像事故發生地這種危險實驗場所,一個可靠的技術裝備是必不可shao的。瑤安YA-D400 LED顯示款氣體報警器守護每一個奮斗者的呼吸,挽回每一個不可替代的生命。
來源: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